学院动态

通识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通识新闻

湖古茶脉,耕新茶韵——张家界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开展美劳课程实践

发布日期:2025-06-09 浏览次数:

2025 年 6 月 7 日,张家界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组织《茶艺》课程全体学生前往张家界市庸城茶语培训学校及茶叶种植园,开展 “湘古茶脉,耕新茶韵” 美劳课程实践。此次活动以茶文化为载体,将美育浸润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之美,体会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内涵,是学院落实 “五育并举” 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片

理论与实践交织,解锁茶韵中的美学密码

下午13时,见习活动在种植园拉开帷幕。《茶艺》课程教师首先围绕见习目标进行理论导入,强调茶叶采摘与制作不仅是一项劳动技能,更是茶文化美学的具象表达。随后,种植园技术人员以“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采摘标准为切入点,现场示范规范手法,讲解不同茶类采摘要求背后的美学逻辑——如绿茶采摘讲究“嫩、匀、净”,追求芽叶形态的秀雅协调,展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审美哲学。学生们通过观察与聆听,初步建立起对茶叶采摘“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双重认知。

图片

劳动实践育人,指尖翻飞间的成长感悟

在14时至15时的采摘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深入指定区域,在技术人员的巡回指导下开展手工采摘。指尖轻掐芽叶的过程中,学生们亲身感受“茶青含水量”“采摘角度” 等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实际操作,也在反复纠正手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细致与艰辛。“原来一片合格的茶青需要经过这么多讲究,每一道工序都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一名学生在采摘间隙感慨道。此次劳动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通过“接地气”的体验,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深入人心。

图片

工艺体验浸润,在制作中感知传统文化之美

转移至茶叶初制车间后,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演示杀青、揉捻等基础工序,揭示茶叶从鲜叶到成品的“蜕变”奥秘。杀青时锅温与手势的配合、揉捻中力度与节奏的把控,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匠人的经验与审美。学生分组轮流体验时,教师与技术人员全程协助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火与热的艺术”“力与形的塑造”。翻飞的指尖、蒸腾的茶香、初具形态的茶条,构成了一堂鲜活的传统文化美育课,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妙与韵味。

图片

总结升华:以茶为镜,照见五育融合新图景

活动尾声的总结交流环节中,学生们踊跃分享实践感受。有学生谈到:“看着自己采摘制作的茶叶,突然明白茶艺课上老师说的‘茶中有乾坤’——每一片茶叶都是自然与人文的对话,也是劳动与美的结晶。”带队教师在总结时指出,此次见习既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次“以美育人、以劳塑人”的教育探索,希望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对生活之美的感知力与劳动创造的行动力。

本次课程实践采风活动以茶艺为载体,将美育的审美培育功能与劳动教育的实践育人价值有机结合,既是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生动实践,更是学校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创新探索。活动中,学生们在技艺传承中涵养文化品格,在躬身劳作中锤炼意志品质,实现了从“知识接受者”到“实践创造者”的角色转变,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底色与鲜明的劳动精神。

未来,张家界学院将继续深挖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创新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让更多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在劳动中淬炼品格、增长才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录入:杨婷

一 审 :胡烨

二 审 :夏卿

三 审 :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