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通识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通识新闻

崭新的时代 难忘的旋律——国家庆典合唱纪实美育思政课

发布日期:2025-04-18 浏览次数:

崭新的时代 难忘的旋律——国家庆典合唱纪实美育思政课


4月15日下午,一场以“崭新的时代 难忘的旋律——国家庆典合唱中的美育思政实践”为主题的讲座在张家界学院圆满举行。本场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李刚教授主讲。他通过生动的影像资料、经典合唱作品解析及幕后故事分享,带领师生深入领略美育的深远意义与国家级庆典中合唱艺术的独特魅力,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纪实美育思政课。 

图片

「 讲座内容」

图片

讲座伊始,李刚教授着重强调美育对全校教育体系的关键意义。他指出,美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贯穿于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一环。在大学教育中,美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更能为专业学习注入创新灵感,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理性的科学知识与感性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追求学术进步的同时,不忘培养细腻的情感与高雅的情趣。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文化建设,美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营造积极向上、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接着,他将焦点聚焦于国庆70周年与建党百年天安门广场合唱活动。李刚教授讲述了来自40余所高校,3000人合唱团背后的艰辛训练历程。他们历经100多天高强度集训,克服场地延时、无伴奏音准等难题,最终以整齐划一的歌声献礼祖国。他特别提到,国庆70周年的《今天是你的生日》无伴奏合唱,分指挥团队每天进行高强度专业训练,每天挥拍2万次,训练12小时,从体能、姿态到表情、指挥动作,都要做到高度统一,最终通过分指挥团队的“缝隙观察法”实现完美同步,展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这一过程中,合唱团员们在艰苦训练中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团队协作中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对全校美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合唱作为美育的重要形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能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纪律意识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学会合作,共同追求艺术的完美,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后,李刚教授延续对重大庆典艺术呈现的探讨,将视角聚焦于建党百年庆典中的7首合唱作品,深入剖析了每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他详细讲解了每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从《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童声演绎展现建党初期的探索,到《团结就是力量》在抗战时期的鼓舞士气,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是音乐的瑰宝,更是思政教育的生动素材。在全校美育教育中,将这些作品融入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同时,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和演唱,学生能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感受不同时代音乐的独特魅力,拓宽艺术视野。

图片

讲座尾声,李刚教授结合《觉醒年代》片段,激励当代青年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他鼓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美育活动,在艺术的熏陶中培养家国情怀。他强调,美育对于全校学生来说,是唤醒内心爱国热情的钥匙,也是激发创新思维、提升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希望同学们能将美育学习中收获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身处何种领域,都能以奋斗书写青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图片

此次讲座成功将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以国家庆典合唱为纽带,既提升了师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又深化了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政内涵的理解,为学校美育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范例。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多样化的美育思政融合路径,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浪潮中,张家界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深入推进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改革,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理念革新、平台搭建、课程创新等多方面举措,学校在美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录入:谷思怡

一审 :胡烨

二审:夏卿

三审: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