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板龙灯的特色与传承
板板龙灯是湖南湘西民间文化的一枝独秀,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版)名录。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曾在海外社交媒体推介张家界慈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板板龙灯,火爆全网。
PART 1
板板灯起源
图片来源“慈利公共文旅云”
板板龙灯俗称板板灯,系板凳龙中的一种,源于宋朝。相传当时慈利龙潭河有一匪首,为了剿灭他,村民各家自备一块长五尺木板,上面点烛灯,连成一条长龙取名“板板龙灯”,诱匪首出山观灯而将其擒获。
板板龙灯因有龙头、龙身、龙尾,形如巨龙故名,属民间大型文化艺术,也是乡村群体体育活动主要项目。
板板龙灯的龙头和龙尾使用竹篾精心轧制而成,龙身则是由一块块木板连接而成,每块灯板上都扎有五盏灯笼,内燃蜡烛,熠熠生辉,表示五谷丰登,板与板之间,用一根小木棒穿插在圆眼里,连接后便成了一条长龙。表演时,板板龙灯像龙一样的圈大盘,龙头顺左方向往内转,再又从中间顺左反转向外,可以慢慢的演变成福禄寿喜,太平年,祖国万岁等多样造型。
图片来源“慈利公共文旅云”
PART 2
板板灯传承
龙头高昂,灯板相接,火树银花间舞出"太极图""一笔福",百余人共舞400米长龙,气势磅礴如星河游龙。
2024年惊艳惠州龙舞大巡游,2025年再登湖南春晚,非遗少年接棒传承。正月十五闹元宵,万人空巷观灯海,灯火长龙穿街过巷,点亮"国泰民安"的盛世愿景。
图片来源“央视网 ”
2024年千龙共舞,龙头灯高高昂起光彩夺目,龙身飞腾而起,蜿蜒游走,时而翻腾跳跃,时而盘旋飞舞,气势恢宏的灯火巨龙,散发出暖融融的光芒,进而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2025年2月8日,慈利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内热闹非凡,为即将到来的第三届板板龙灯艺术季表演做准备。板板龙灯协会成员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为学生们进行紧张的排练和悉心教导。
2月9日19时30分,板板龙灯在鼓点中苏醒,370人的舞龙队伍包含220名慈利职专学生、1名国家级传承人提名人、4名市级传承人和150名板板龙灯艺人,组成了长约400米的长龙。00后的学生们接过非遗传承重任,为“巨龙”注入新生命力。
录入:谷思怡
一审 :胡烨
二审:夏卿
三审:倪磊